碳13、碳14同位素对考古研究的重要意义|纽瑞德特种气体-九游会体育
九游会体育-九游会国际娱乐|九游会体育-九游会国际娱乐|九游会体育-九游会国际娱乐|网站地图欢迎光临武汉纽瑞德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碳13、碳14同位素对考古研究的重要意义|纽瑞德特种气体-九游会体育

全国服务热线:4006277838
纽瑞德感谢客户对其大力支持
当前位置:九游会体育-九游会国际娱乐 » 纽瑞德资讯 » 气体指南 » 碳13、碳14同位素对考古研究的重要意义
文章出处:责任编辑: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18-10-24 11:19:00【 】

碳氏家族的兄弟主要有3个,碳十二、碳十三和碳十四。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丰度分布分别是碳十二约占98.9%,碳十三约占1.1%,碳十四约占10-10%。而恰恰是后两者丰度较低的碳同位素,成为考古学研究中的“示踪剂”,受到世人的关注。中科院考古所碳十四实验室从事的正是通过碳十四、碳十三这样两个碳氏家族成员的分析来探讨人类的过去。

 
碳十四又被称作人类的放射性时钟。之所以有此,在于它的纪年特性。碳十四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730年。也就是说每过5730年,其数量就衰减一半。它由宇宙中子射线与大气中的氮反应而生成。生成的碳十四与氧作用生成二氧化碳,随气流流动使其分布均匀,然后进入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进入生物圈中的含有碳十四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植物体,之后再通过食物链吸收进入人类或动物体中。在这样一个不断产生、不断吸收、不断衰变的过程中,生物体中的碳十四与大气之间总是处于一个交换平衡状态。当生物死亡后,交换过程停止了,其体内碳十四随时间衰变,越来越少。这样,我们通过对残余碳十四水平的检测,就可得到其死亡年代。这就是碳十四测年的原理。
 
碳十四测年方法是在上世纪40年代末由美国科学家利贝创建的。50年代末,在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的亲自关怀和支持下,原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的仇士华和蔡莲珍两位先生调入考古所,开始从事碳十四实验室的建立工作。在设备和资金都比较匮乏的情况下,两位先生白手起家,仅凭着夏鼐先生从国外带回的一本英文资料,自力更生、因陋就简,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起了国内第一个碳十四实验室。随后中科院地质所、北京大学等碳十四实验室也相继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碳十四测年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截至上世纪90年代,应用于文物考古领域中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已达两千余个,建立了旧石器晚期以来的史前考古学年代序列,为考古、文物研究提供了依据。
碳的另一同位素碳十三是稳定同位素,考古学界对碳十三的认识最初是源于对于碳十四年代的校正。生物体中存在着分馏效应,即化学性质相同而原子质量不同的同位素在参与各种化学或生理变化过程中,由于活泼程度不同,使反应前后的同位素组成发生改变。这种分馏效应使得生物体内的碳十四水平与大气之间产生偏离,而碳十三变化与碳十四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且碳十三比值可以通过质谱测量得到,因而要通过碳十三分析对碳十四的年代进行校正。当上世纪60年代初科学家利贝捧回碳十四测年方法的诺贝尔奖时,紧接着在第二年美国的另一位科学家卡尔文由于碳十三光合作用途径的研究也获得了同样的殊荣。而谁也没料到的是,多年之后两种方法又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共同承担起考古学研究的重任。因为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中的主食分析依据的正是光合作用途径的研究。
近两年实验室在配合考古发掘工作中对于山东教场铺、青海喇家等史前遗址进行了人骨分析,获得了一些新的信息,成为以往研究中的补充。如教场铺遗址,考古学家在发掘中发现了小米和稻米,但据此难以判断当时这里的人是怎样的主食状况。通过遗址中10例人骨的碳十三分析可以看出,其主食中c4类植物平均值为96%,也即人们主食中的小米成分是相当大的。通过取遗址人骨分析,得知喇家遗址人的主食中小米类占100%。由此可以推断距今4000千年左右的喇家栽培农业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0
此文关键字:特种气体知识 气体知识

相关资讯

网站地图